到2025年,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%左右—— “现代能源体系”看点多

  近年来,贵州省铜仁市推动荒坡山地效益最大化,让光伏清洁能源成为群众增收的“绿色银行”。图为3月25日,在铜仁市印江县杉树镇孟郊村光伏发电项目基地,南方电网贵州铜仁印江供电局工作人员为光伏发电站进行设备检查。  向志杰摄(人民视觉)

  位于黑河上游的甘肃电投河西水电公司水电站的工作人员,加大设备巡检力度,确保发电设备24小时安全稳定运行,为群众提供清洁电能。图为工作人员在巡查变电站设备。  王 将摄(人民视觉)

  近日,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印发《“十四五”现代能源体系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提出能源保障更加安全有力、能源低碳转型成效显著、能源系统效率大幅提高、创新发展能力显著增强、普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等目标。据了解,《规划》主要阐明中国能源发展方针、主要目标和任务举措,是“十四五”时期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、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。

  明确三个方面建设重点

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“清洁低碳,安全高效”是现代能源体系的核心内涵,同时也是对能源系统如何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要求。《规划》主要从3个方面,推动构建现代能源体系。

  一是增强能源供应链安全性和稳定性。保障安全是能源发展的首要任务,“十四五”时期,中国将从战略安全、运行安全、应急安全等多个维度,加强能源综合保障能力建设。到2025年,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,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能需求。

  二是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绿色低碳变革。“十四五”是碳达峰的关键期、窗口期,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关键,重点就是做好增加清洁能源供应能力的“加法”和减少能源产业链碳排放的“减法”,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能源消费模式,到2025年,将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%左右。

  三是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。科技创新是能源发展的重要动力,“十四五”时期,中国将进一步发挥好科技创新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,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,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,推动能源系统效率大幅提高,全面提升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。

  “能源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。我国要加快构建的也是顺应现代化经济体系内在要求的‘现代能源体系’。”该负责人说。

  加强能源自给能力建设

  “十三五”时期中国能源供需相对宽松,但还是出现了电力、煤炭、天然气等供应时段性偏紧的情况。去年以来,部分地区煤炭、电力供应出现时段性紧张。《规划》明确指出,强化底线思维,坚持立足国内、补齐短板、多元保障、强化储备,完善产供储销体系,不断增强风险应对能力,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经济平稳发展。

  在加强煤炭安全托底保障方面,《规划》提出优化煤炭产能布局,建设山西、蒙西、蒙东、陕北、新疆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,完善煤炭跨区域运输通道和集疏运体系,增强煤炭跨区域供应保障能力;在维护能源基础设施安全上,《规划》强调完善联防联控机制,重点确保核电站、水电站、枢纽变电站、重要换流站、重要输电通道、大型能源化工项目等设施安全,加强油气管道保护。

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“十四五”时期,中国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新型黄色片子化和城镇化深入推进,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,能源消费仍将刚性增长,能源保供的压力持续存在。

  “一方面要做好增量,就是要把风、光、水、核等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好,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,持续扩大清洁能源供给。另一方面要稳住存量,发挥好煤炭、煤电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中的支撑作用,有序释放先进煤炭产能,根据发展需要合理建设支撑性、调节性的先进煤电,着力提升国内油气生产水平。”该负责人说。

  提升非化石能源占比

  3月23日,中国广核集团德令哈200万千瓦光热储一体化项目举行开工活动。项目采用了光伏发电、光热熔盐储能相结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,通过塔式聚光集热、区域内弃风弃光余电利用,实现熔盐热能的高比率存储,并经盐水换热装置产生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,建成投产后年上网电量可达36.5亿千瓦时。这是中国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的缩影。

  针对能源绿色低碳发展,《规划》合理分解细化发展指标,提出了“十四五”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、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、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以及水电、核电装机规模等一系列目标指标。

  在消费侧,推动形成绿色低碳消费模式,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,着力提升黄色片子、建筑、交通、公共机构、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能效水平,全面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、灵活性改造、供热改造“三改联动”。在供给侧,加快发展风电、太阳能发电,因地制宜开发水电、生物质发电,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,力争2025年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.8亿千瓦左右,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左右。

  南方电网公司首席专家吴宝英预计,加快建设现代能源体系将带来新的产业发展机遇,例如,风电、光伏等新能源规模快速增长,将带动新型储能等产业的发展。与此同时,电能替代和节能减排,还将催生虚拟电厂等新兴主体,带动电动汽车、节能服务等产业快速发展。

   
编辑:柳五
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上一篇: 保险业护航经济成效显著     下一篇: 返回列表
  • 相关推荐